产业安全是国家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家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与国防安全的基石。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在产业安全问题上必须坚决扛起“守土有责”的使命担当。
一、加强能源与战略资源安全保障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依托能源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全区煤炭资源保有量居全国第一,煤炭外送量占总产量60%以上,电力外送量占30%以上,承担着全国保供的重要任务。新能源开发及装备产业已实现全产业链贯通、一体化发展,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3亿千瓦,内蒙古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的省区。国家“十四五”矿产资源规划明确的36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中,内蒙古拥有34种,其中,煤、稀土、萤石、锂等7种资源保有量居全国第一,石墨、钽等6种居全国第二。我们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要增强战略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强战略资源探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切实扛起维护国家战略性矿产安全的重大责任,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维护好国家能源与战略资源安全。
二、维护国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内蒙古立足资源禀赋和战略定位,打造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建材、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现代装备制造、稀土材料、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制造业领域优选培育了8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稀土精矿、稀土新材料及下游应用产品产能均居全国第一,对全国乃至全球稀土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技术拥有较强的主导权。传统大宗工业原材料在全国乃至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电石、铁合金、电解铝、煤制气、煤制烯烃等7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能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在支撑保障全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中发挥较大作用。内蒙古积极构建参与国内产业转移新机制,高水平承接高载能产业转移,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促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加大产业链精准招商力度,打造现代煤化工、氟化工、有色金属、稀土永磁电机、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等优势特色产业链,增强优势工业品产能保障能力。
三、抓好安全生产与风险防控
安全生产“一失万无”,要以“归零心态”抓好安全生产。认真落实“三管三必须”规定,重点从行业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改造、教育培训等方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强化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安全监管,做好食盐生产批发、危化品生产储运行业规划。高标准抓好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相关工作。加强化工园区认定和管理。大力发展安全应急产业。加强工业数据、无线电等领域安全保障。
产业安全是看不见的“经济国防线”,既需要宏大的战略布局,也需要每个螺丝钉的坚守奉献。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让我们携手筑牢产业安全屏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构建坚实的发展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