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引领,创新构建“权责明晰化、检查精准化、队伍专业化”的行政执法体系,在工业节能、监控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加强行政规范执法。
一、夯实执法根基,推进权责体系明晰化
(一)依法确认执法主体资质。严格对照“三定”方案及法律法规授权,明确厅机关为法定执法主体,依法委托工业节能监察保障中心承担专项执法,实现执法主体合法、委托程序合规、权责边界清晰。
(二)健全执法标准体系。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则》《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公布行政监察事项,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合法合理运行,使“违法情形-处罚幅度”精准对应,实现“一把尺子量到底”。
二、创新监管模式,实现执法检查精准化
(一)构建动态监察机制。持续实施工业节能专项监察,建立“行业全覆盖+重点突破”工作模式,监察企业从2022年的366家扩至2024年的484家,覆盖钢铁、石化等17个高耗能行业。
(二)推行分级分类监管。对监控化学品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管理,2024年对17家监控化学品生产企业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反馈整改意见,实现第二、三类监控化学品生产企业100%覆盖检查。
(三)建立三级联合检查机制。创新民爆行业“自治区+盟市+旗县”联合执法模式,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进一步改进安全生产检查方式切实提升民爆行业安全监管质效的通知》,将检查频次从每年18次压减至12次,执法效率显著提升。
三、强化能力建设,推动执法队伍专业化
(一)健全完善培训体系。采取“线上培训+线下教学”方式,对全厅143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60学时/人次的线上行政执法培训;面向全厅团青干部开展线下行政处罚法培训;组织新考录的11名工作人员参加自治区司法厅组织的行政执法培训,并考取行政执法工作证。
(二)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在全区工信系统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工作的通知》,对各盟市工信领域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监督,个别盟市行政执法人员无证执法和非执法人员执法的问题已整改完毕。
(三)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族法治宣传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宪法日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开展“三级联动服务实体经济 送法普法助力企业发展”活动,工信系统人员及法律顾问走访多家企业,现场向企业发放普法手册,围绕企业日常经营中经常遇到的劳动合同、知识产权等问题进行一对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