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新闻发布会
《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来源:内蒙古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3-02-07 15:00:56   打印
字号:

2023年1月31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强化要素支撑”“优化发展环境”专场,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焦秉智作情况介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涛、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刘松、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冯晔、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张文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新闻发布词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  焦秉智

1月19日,自治区政府正式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送给市场主体的开年政策“大礼包”,为的是能够让市场主体尽早享受政策红利,更好地推动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政策的出台背景

一是这几年疫情对企业的冲击比较大,特别是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影响更大,面临客流量下降、经营困难等问题。工业企业面临用工短缺、原料和产品物流不畅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想办法、解难题、谋发展。

二是今年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保持住经济稳中有进、整体好转的发展势头,紧扣高质量发展,在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上取得新突破,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打出政策“组合拳”。

三是去年我区出台了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130条,包括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培育壮大产业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总体上,增强了市场信心,稳定了经济运行,效果比较好。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们提早谋划,出台了新的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120条。

二、关于政策的修订原则及修订情况

(一)修订过程中把握的原则

一是维持原有框架,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和权威性。剔除2022年度已完成的政策任务,对政策进行统筹合并,形成政策合力。二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自治区经济工作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部署,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特别是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区的五大任务,精准发力。三是聚焦恢复消费市场、提振投资信心、扩大稳岗就业等领域,自治区至少拿出200亿元以上“真金白银”,用于提高政策“含金量”。

(二)具体政策修订情况

第一类,进一步充实细化,66条。主要包括四种情况。一是根据国家最新工作要求调整。如,原政策支持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并给予补助。从2022年开始,国家食安委将食盐电子追溯体系建设列入考核范围,为确保完成国家考核任务,新政策调整为支持食盐电子防伪追溯系统建设并给予奖励。二是根据支持资金额变化进行调整。如,原政策安排4000万元资金,对当年创建成功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或列入备选名单的重点旅游项目给予奖励。为鼓励更多旅游项目提档升级将支持资金额度调整为2亿元。三是根据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调整。如,原政策对投资10亿元及以上且当年投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给予贴息补助。根据2022年实施效果,新政策调整为对投资5亿元及以上且当年投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给予贴息补助。四是对原政策进行细化。如,原政策支持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租赁住房、商品住房等建设基础上,细化提出2023年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1万套,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万套和计划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602个、21.03万户的工作目标。

第二类,新增政策内容,18条。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根据国家最新要求补充的。如,按照公安部要求,增加“推进临时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二是根据自治区最新要求补充的。如,加大对自治区新提出皮革羊毛产业发展给予支持。

第三类,延续原政策内容,36条。

三、关于政策的主要框架内容

《政策清单》主要包括五大部分120条。其中,第一部分推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16条。主要包括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种业振兴、奶业振兴、推进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第二部分推动工业调整优化升级,45条。主要包括培育壮大工业产业链、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加强工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研攻关力度、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第三部分促进服务业提质提效,21条。主要包括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物流服务业、加快恢复接触性服务业、加快提升传统服务业。第四部分强化要素支撑,26条。主要包括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合理统筹能耗指标、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强人才政策支持。第五部分优化发展环境,12条。主要包括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市场环境、激发地方活力。

四、关于下一步落实措施

为抓好政策清单落实,重点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要细化操作流程。各政策牵头部门要逐项细化落实配套措施和实施路径,按照确保市场主体“能看懂、好操作”的原则,把政策申报要求、享受标准、起止时限、报送渠道等具体化,保障政策可操作、好落地,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二是要压实盟市和部门责任。自治区政府定期对各盟市、各部门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度,适时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将各盟市、各部门政策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推动政策落地、取得实效。三是要加大宣传解读力度。新闻媒体与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我区经济发展会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实现稳中快进、稳中优进,为把全区经济总量做到全国中游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央广网记者:请详细介绍一下“区域评估+标准地”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工业企业项目落地能有哪些助力?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涛:我从三个方面回答一下您的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区域评估工作开展情况。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开展区域评估工作。区域评估涉及自然资源、发展改革、生态环境等7个部门,包含环境影响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节能审查等10项评估事项。2022年5月30日,自治区已按照既定时限圆满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工作任务,涉及自然资源、发展改革、生态环境等7个领域的664项区域评估成果实现了免费共享使用。

为方便企业和群众使用,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增设了“全区区域评估成果”专题,可通过 “区域查看”和“事项查看”两种方式查询。同时,区域评估成果汇聚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相关审批部门可共享使用。已有1500多个项目使用区域评估成果5790多次,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1.31亿元,有效地提高了审批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加快了项目落地。

其次是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情况。2022年4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全区各类开发区内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标准地”就是在完成建设项目相关区域评估基础上,设定建设项目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控制性指标履约承诺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按照改革要求,全区12个盟市已经全部出台“标准地”出让实施细则,2022年共出让“标准地”29宗,面积2301.86亩,出让成交价款1.3亿元。2023年1月,为落实自然资源部最新出台的工业用地政策,我厅出台了《关于落实工业用地供应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细则》,推动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及弹性年期出让,政策内容与“标准地”改革相衔接,多元化的供地模式可进一步为工业项目落地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区域评估+标准地”模式,不是简单的“1+1”的物理组合,区域评估成果的深度运用,可以有效解决工业项目建设评价事项繁杂、审批周期冗长的问题,为企业减轻前期工作成本。而“标准地”通过设置控制性指标并签订投资建设合同,则有利于推动地方政府转变供地方式、提升产出效益、强化供后监管。两项改革工作的有机结合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土地要素保障能力上实现了1+1>2的化学效果,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为自治区实施“亩产论英雄”提供了重要助力。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做好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推进,积极主动指导各地深入实施,力争在今年年底前“标准地”在新增工业用地出让中占比达到30%,在“十四五”实现新增工业用地全部“标准地”出让,为在自治区投资建设的工业项目提供更优质的用地服务。

消费日报记者:2023年我区如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松:2023年,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和自治区两会部署要求,紧紧聚焦五大任务,引导全区金融系统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强化金融赋能产业发展的工作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我们协调全区金融系统稳定增加有效金融供给,实现了融资总量、结构、成本多维优化。2022年,全区人民币贷款新增1953.94亿元,同比增长7.83%。今年,我们制定出台了《金融服务五大任务工作方案》及配套方案,一方面,构建金融服务五大任务的支撑体系,建立“金融+”工作机制,强化与自治区相关职能部门横向联动,完善常态化政金企对接机制,推动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完善重点领域金融保障功能,围绕五大任务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现代能源金融、农牧业金融、开放金融、科创金融、普惠金融等特色金融服务。下一步,我们紧跟自治区重大项目规划,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更多信贷资源,加大信贷投放,确保项目融资进度、期限与项目需求相匹配。加快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支持项目投放配套贷款。同时推行金融顾问制,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信贷政策咨询、投融资指导等专业金融服务。

二是持续降低企业间接融资成本。我们围绕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示范性带动全区金融服务提档升级,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2022年,累计为2.6万余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200亿元,办理延期还本付息贷款954.1亿元,减免利息1.41亿元。累计减免支付服务手续费1.83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04万户。今年,我们继续坚持“应降尽降、应免尽免”“降费不降服务”原则,强化政策培训传导,推动引导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各项降费措施,完善内部机制建设,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特别是在此次《政策清单》中明确了专门政策措施,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三牧”主体提供融资增信支持,减少或取消抵押、质押反担保要求。

三是鼓励更多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我们利用企业上市厅际联席会议、企业上市主办行、企业首发上市会诊三个工作机制,推动实现企业上市“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梯次推进工作格局。2022年,我区新增1家上市企业和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企业进入上市审核,9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达到57家,全区上市在审企业数量创新高,全区上市企业总市值最高突破1万亿元。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快上市企业储备培育,力争实现5家企业上市首发融资。同时,联合财政厅落实好上市企业奖补政策。对在内蒙古证监局办理上市辅导备案的企业,给予100万元奖补;对向中国证监会、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报材料并获得受理的企业,给予200万元奖补;对在沪深北交易所实现首发上市的企业,给予1000万元奖补;对在境外(香港、纽约、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给予500万元奖补。

四是维护自治区良好的信用环境。我们着力完善防范化解信用债违约工作机制,持续做好债券兑付到期日管理。截至2022年末,我区已连续54个月未发生债券违约事件,保持了我区资本市场良好的信用环境。今年,我们严格落实到期日管理,继续做好信用债券特别是关注类、风险类债券兑付工作。进一步加强沟通指导,支持优质企业接续发债,确保企业现金流稳定;引导暂时遇到困难的中低风险企业加强与流动性风险防控基金和纾困基金以及银行机构的对接,缓释企业刚性兑付风险。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方面,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出台了9项“硬核”措施。请具体解读一下措施的意义及亮点。另外,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方面有哪些质量技术服务?助企纾困的效果如何?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冯晔:我们出台《便捷市场准入助力招商引资九条措施》,是立足市场监管职能职责,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五大任务,围绕企业准入准营,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助力自治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区位吸引力和竞争力,服务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亮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以市场主体需求为着力点,推进登记便捷高效。一是打破级别管辖,市场主体可以根据就近、便捷的原则自主选择登记机关。二是全面实施“一日办结”,对企业开办、变更、备案事项,符合规定的予以当场登记。三是在全区范围内试行异地经营豁免登记,解决招商企业跨盟市异地设厂问题,实行一照多址,允许异地经营备案登记。四是放宽无行业特点企业名称登记条件,取消企业名称行政区划后置限制。五是推广告知承诺制,市场主体自主选择对住所(经营场所)的真实性、合法性作出书面承诺后,登记机关予以现场确认登记。

第二个方面是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主线,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一是专人指导帮办代办。指定业务人员提供帮办指导服务,坚持事前介入、跟踪落地、结果导向的原则,帮助企业解决登记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确保企业开办顺畅完成。二是全程跟办。从市场主体提出登记申请直至领取营业执照,提供全流程登记注册跟踪服务。三是主动追办。主动联系企业、听取企业诉求、拟定跟踪帮办方案,落实企业开办相关政策,为企业提供名称、住所、提交材料等业务指导,协助解决登记注册方面疑难问题,助力重点项目平稳快速落地。四是延伸企业准营服务,对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推行“证照联办”。

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质量攻关、创新研发等方面的质量技术综合服务。

一是首个自治区级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平台——“蒙检在线”上线运行,实现质量技术服务“零距离”。上架服务事项986项,收录企业信息51万余条,执行标准29万余条,入驻技术机构12家,质量专家35名。发布服务事项994项,服务内容涵盖10个行业领域,新增第三方服务平台链接42条,平台注册用户658家。目前,已在线受理企业需求103项,实时推送到时技术机构办结,并出具检测报告40份,基本实现“一站式”服务企业的目标。二是深化试点和示范,对区域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在包头市建立的“一站式”服务区域试点——“包检道”平台签约实验室数量增加至38家,提供各类技术服务和咨询7065件次。在呼和浩特市建立的毛绒产业示范平台——“智慧纤检”,创新研发毛绒领域国家标准3项,有力提升产业发展标准化水平和话语权。

三是盟市实体服务窗口持续发展,质量技术服务可及性和便捷度大幅提升。目前已在全区设立盟市实体服务窗口30个,帮扶企业5241家,解决技术难题7897个,提出了580余条意见措施,减免企业费用4297.11万元。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记者:《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中提出要深化“蒙速办·四办”服务,请问今年将如何进一步深化“蒙速办·四办”服务?

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张文辉:2021年以来,自治区政务服务局紧扣国家要求、内蒙古实际、企业和群众需求,线上重点推动“一网办、掌上办”,着力解决网上办事存在的标准不统一、系统不连通、数据不共享、业务难协同的问题。线下全力开展“一次办、帮您办”,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多次跑”等问题,“四办”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23年,我们将从继续深化“蒙速办·四办”服务,助推全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持续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加快建设内蒙古政务服务网3.0版,推动线上办事从“能办”向“好办”升级。提高电子证照数据质量,实现35类高频电子证照全国互认;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实现350项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推广企业、非企业法人和个人电子印章应用工作。推广运行全区统一的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实现“一网选中介”。

二是加快推进“蒙速办”移动端建设。依托已建成的移动端提升项目,深入推动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形成全区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移动政务服务体系。聚焦服务企业和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优化整合自治区部门、各盟市政务服务应用资源,扩展服务能力、增加服务种类、完善服务场景。以移动端用户访问量、活跃度和评价反馈等为主要衡量指标,督促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开展宣传推广工作,持续提升“蒙速办”移动端社会知晓度和覆盖面。

三是全力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涉及面广、办理量大、办理频率高的115个“一件事”,实现“集成办”“打包办”“一次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加快建设“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办理系统,优化升级政务服务平台“一次办”专栏,推动“一件事一次办”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四是持续深化重点项目审批帮代办服务。聚焦“五个大起底”行动,重点围绕待批项目、“半拉子”工程以及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主动靠前开展“一项目一方案”精准帮代办服务,跟踪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手续办理。拓展服务对象范围,围绕中小企业项目建设政务服务需求,再梳理公布一批高频帮代办事项,推动更多项目的审批事项高效帮办代办,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政策原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的通知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国务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