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解读
解读新常态下中国经济 新指标更靠谱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5-06-12 23:33:00   打印
字号:

去年以来,坚挺了几十年的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传统重要经济指标也呈现出疲态。尽管官方多次研判结果均表示,中国的经济基本面依旧是好的,改革红利也在逐步显现,但那些“失灵”的指标却总是引来质疑的声音。


“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和社会方面发生内涵丰富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要以新的眼光看待这些变化。”一名接近高层的智囊人士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三期叠加(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背景下,经济结构转换的“阵痛”不可避免,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下行的压力中,过去一些被“淹没”的指标正逐渐向好,这才是中国经济未来真正的新动力。

针对指标问题,《人民日报》近日刊登题为《科学认识判断经济形势的指标体系》的文章指出,以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等指标评判经济运行状况符合中国实际。而无论是从前述三个指标分析,还是从就业、收入和节能等指标看,中国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多家主流机构均表示,从目前一些新指标来看,下半年经济有望企稳转型,且全年GDP增速能够达到7%。最新出炉的6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1,也略高于上月调研水平(50.0)

传统指标面临“失灵”危机

本周开始,国家统计局将陆续公布5月宏观经济数据。刚刚公布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从上个月的1.5%显著下降至1.2%,回落幅度大于市场预期,这再次引发了市场对经济指标的热议。

一名从事铁路下游产业的企业家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我觉得今年生意比去年好多了,但国家近期发布的一些数据还是不行,经济到底怎么样?

数据持续“不给力”所引发的疑惑并不少。上述智囊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从不同的角度看,经济指标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导致人们关注的主要指标不同。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过去那套主要指标可能面临“失灵”的危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培林昨日也对本报记者分析称,只有在经济结构比较稳定的前提下,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之间,才会呈现稳定的关系。

“在轻工业主导的发展阶段、在重工业主导的发展阶段、在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主导的发展阶段,都有各自的稳定关系。但在发展阶段转换的时期,以往的规律性会发生变化,可能是一些指标和经济运行关系数值的变化,甚至可能整个指标都失效。”刘培林表示,我国正处在由重化工业主导向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主导发展阶段过渡的时期。原来重化工业主导阶段摸索出来的经验规律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观察传统重工业主导阶段的一套指标,并不能充分反映新增长点的成长状况。

他还提出,我国经济的高技术增长点正在壮大、发力,由于这些新增长点呈现产业门类高度多样化的特点,所以,尚没有简单、有效的指标能够总括性地反映其状况。在这一背景下,目前的一些指标降低未必反映宏观经济同比例恶化,同时需要尽快研究和探索反映新增长点贡献的指标体系。

哪些新指标值得关注?

和过去GDP大受追捧不同,本届政府提出的“合理区间”概念显示了新常态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这一理念强调要坚决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这一“弹性”的标准正在变得流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在《中国新动能——光华学者解析未来发展之关键》一书中提出:“据我所知,‘十三五’规划当中,就将要改变超高速增长率,实现中高速增长率的常态,将硬性的增长指标改为弹性指标,用预测值代替目标值。”

在制定弹性目标之外,一些属于“新常态”特征、过去被视为“冷门”的指标也在升温。例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关心的指标就包括就业指数、新企业注册数、居民收入、污染排放等指标。

宏观领域,《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也指出,以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等指标评判经济运行状况符合中国实际。

记者梳理发现,尽管物价、工业等传统指数不振,但上述三个指标在5月份均有企稳回暖的迹象。其中,铁路货运5月发送量完成28384万吨,环比增长2.73%;多家主流机构对新增信贷平均预期有所提高;全社会用电量方面在4月份的增速已经由负转正,尽管5月的官方数据尚未公布,但从地方来看,多地用电量回暖明显。

此外,上述文章也提出,既要重视传统的用电量和货运量等指标,也要不断丰富评判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体系。

新指标系统哪些值得关注?“中国经济有两个指标比增长率重要,一是失业率,二是通货膨胀率。这在世界上是通行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把这两个指标放在重要位置。”厉以宁说,“因此,我们应当看重的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而不是硬性规定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应该达到多少,如果增长率改为软指标,会给新常态下的经济带来内生活力,这也是经济学界很多人的意见。”

政策不应被“牵鼻子”

自去年以来,传统指标的下滑引发了许多认为政府将进行“大放水、大刺激”的判断,但事实上,政府在此方面十分“淡定”,并将大力气花在了结构创新和市场改革方面。

《人民日报》近期发表的“五问中国经济”的权威访谈提出,经济运行走势的分化本质上是结构调整正逐步深化,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我们要扭住调结构不放松,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更不能以焦虑心态稳增长,结果事与愿违。”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认为,市场毕竟是微观的,而经济的宏观走势更为重要,对于政府而言,需要把握的是宏观走势,而不是微观变化。

“一些指标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变化,未必是整体的、全局性的,甚至也不是趋势性,可能是短期性的。”刘尚希表示,经济运行既需要专业性的研究为支撑,也需要靠市场主体来分析预判,但从政府的角度,更需要关注整体、全局、长期的趋势。

上述所提《人民日报》有关指标体系的文章也指出,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单科”,更要看趋势、看全局、看“总分”。只要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就业比较充分、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生态环保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增长速度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此逻辑下,下半年经济政策怎么走?4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全体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并研究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会议指出“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了一定的诠释,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增加公共支出,加大降税清费力度”,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握好度,注意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

有机构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中国应该更多地运用财政和货币手段,这有利于维护一个更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他还分析称,下半年预计即将出台的是一整套有规划的政策组合而非单一和零散政策,包括货币财政以及产业政策,政策之间是互相呼应和协调的,以期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来应对经济增长下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