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8/2024-05810 | 主题分类 | 工业、交通 \ 其他 |
发布机构 |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 文 号 | 内工信提案字〔2024〕78号 |
成文日期 | 2024-09-24 | 公文时效 |
民建委员:
《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案第0616号》收悉,我厅围绕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工作,现就提案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自治区工信厅坚持以两化融合为主线,探索实践“以点带链、以链促面”模式,全面推进自治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充分挖掘和释放数字化转型对新型工业化的赋能作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工业领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86.2,全国排名第19位。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以盟市为单位、产业链为重点,遴选呼包鄂乌四市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聚焦稀土、精细化工、煤化工、绿色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重点产业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推动规上企业应改尽改、规下企业愿改尽改,各试点盟市根据产业特点形成转型模式,效果初显。
(二)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公开遴选引育一批技术实力雄厚、服务能力突出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首批已遴选80家区内外优质服务商,建立服务商资源池,实行动态管理,为我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市场化服务。召开软件服务商座谈会,围绕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人才引育、产学研合作等内容深入沟通。
(三)加强产业数字化对接交流。组织召开乳业、稀土、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现代装备制造、铁合金、有色金属、生物制药8场行业数字化转型系列推进会,数字化转型专题讲座、分享案例、技术推介68个,全区工信系统、企业、服务商、协会1300人次参加。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活动,以“万企登云”为抓手,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升级,目前,全区上云企业超过2万家。
(四)加强政策体系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内蒙古工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自治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方案》政策体系,形成了“三年有方案、政策有支持、机制有保障”的工作推进体系。基于自治区传统工业产业实际与规上工业企业情况,围绕评估服务、会诊对接、贯标实施“三个关键环节”,加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评估诊断服务的成果运用,形成了“一企一策、一地一策、一行一策”系列举措,助推全区工业企业精准转型。
(五)加强示范推广应用。初步拟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企业评价指南》,聚焦细分行业树立了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企业。征集遴选了我区和列入国家试点示范的典型应用案例,通过数字化转型推进会、服务宣传进园区进企业等活动加强对示范标杆企业及案例的宣传推广。
(六)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围绕能源、冶金、建材、化工等重点产业加快推进智改数转,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物流仓储等环节的深度应用,加快全流程、全要素智能化提质。在装备制造等行业开展协同研发、柔性生产、视觉检测等应用探索。在铁合金、电石、民爆等行业的高危、高劳动强度以及作业环境差的生产单元,推动生产场景智能化改造和“机器换人”,我区民爆、危化品行业机器换人率分别达到70%、80%。持续推进“5G+智慧矿山”“5G+智慧工厂”等5G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推广,不断完善企业级节点的建设、应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实现跨行业、跨领域信息共享。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92个,全区6个工业互联网表示解析二级节点累计接入企业1752户,标识存量5536万枚,标识解析量3596万次,全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1.3%(全国排名17名),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64.2%(全国排名23名)。
二、下一步工作
(一)抓标杆引领,以点带链推动数字化转型。一是充分发挥试点盟市示范中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推行“一企一策”,作为面向全区的政策措施,辐射其他盟市。二是制定细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评价标准,聚焦细分行业征集遴选一系列应用成效显著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和模式,分行业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标杆案例。三是加大对典型标杆宣传推广力度,每年印发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集,引导行业内企业“看样学样”,实现“选树一批,带起一片”的目标。四是积极争取更多企业和典型应用案例列入国家试点示范,建议对获选国家示范典型企业给予一定奖补,真正做到示范有标准、行业有标杆,争先有动力。
(二)推试点示范,以链拓面促进数字化转型。一是推动试点盟市围绕绿色食品加工、稀土、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产业链每条产业链打造1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完成改造100户以上企业,创建2—3个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以“一链一策”、“一行一策”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二是加强转型试点全过程监督。建立健全工作推进监督评价和定期报告机制,聚焦任务目标,对试点盟市实施季度调度、半年小结、年度评价,不定期召开试点工作推进会,掌握进度、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保证试点工作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三是开展第二批数字化转型试点申报工作。下半年启动第二批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继续加强政策引导,调动各盟市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性主动性。四是做好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建服务体系,多措并举保障数字化转型。一是再引育20家技术实力雄厚、服务能力突出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鼓励区外优质服务商在内蒙设立子公司,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本地可持续市场化服务。二是加强服务商的动态管理。根据业务特点、深耕行业对服务商进行分类建档,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对数字化服务商进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数字化服务商名单,优化服务商资源池。三是壮大软件产业规模方面。摸清自治区软件产业规模实情,研究软件企业支持政策,尝试探索软件企业通过网上虚拟集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构建软件产业生态。四是推动5G基站、数据中心、算力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企业在工业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支撑要素保障作用,促进数字化转型。
(四)拓行业应用,增量提质深化数字化转型。一是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七进”园区(政策进园区、设施进园区、技术进园区、标准进园区、应用进园区、企业进园区、服务进园区)活动,加大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宣传交流、专业咨询等服务力度,推动工业互联网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工业园区普及落地,为园区产业链智改数转提供一体化精准服务。二是促进标识解析体系在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消费品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标识解析与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探索标识在全产业链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药品追溯码、能源数据与碳排放监管等领域的实践。
(五)保数据安全,分类分级护航数字化转型。一是完善工业数据安全风险评估、信息通报、应急处置等制度,保障数据安全和运行安全。二是做好工业数据分类管理、安全防护、安全评估、安全监测等工作,明确防控重点,加强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工控设备等关键设施的监控,强化工业领域网络安全预警。三是不定期开展数据安全评估,对全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设施、重点设备的数据安全进行抽检。四是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培育一批数据安全服务商,建立自治区数据安全管理专家库,构建数据安全服务体系。
2024年8月30日
签发人:王金豹
答复人:张瑞
联系电话:0471-6919176